新闻资讯

新华社“十四五”亮点|博物馆签到再创新高!

日期:2025-10-21 11:11 浏览:
在贵州,“村超”、“村BA”成为该地区新的“金名片”;滕王阁前,吟诵《滕王阁序》的游人络绎不绝;走进故宫,独特实用的文创吸引游客驻足…… 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,是“十四五”期间文化旅游发展的一条主线和亮点。也是文化强国快速稳步发展的生动例证。 这是9月29日拍摄的故宫一角。新华社记者 徐嘉怡 摄 经过近五年的发展,全国新增A级名额约2600个;近44,000个宗教机构、大众媒体和40,000多个新的公共文化空间;全国博物馆参观人数屡创历史新高…… 旅行时如今,人们不仅看山、看水、看风景,还领略生活之美、体验风土人情、看历史文化……在山水人文的交融中,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焕然一新。 整合激活更多“强”产业。 前往“唯有河南·戏剧奇幻城”领略黄河文明;前往大唐永恒城,体验大唐的繁华与现代城市的融合;前往陶溪川文创街领略千年瓷都新面貌…… 一年来,各地推出了一系列具有丰富文化内涵、独特地方特色的沉浸式体验产品、度假村、主题街区,引领文旅消费新潮流。 数据显示,2024年,全国共开展与旅游、旅游惠民相关的活动21万项。各地举办,拉动消费超过1400亿元。 文化旅游拉动消费的综合作用更加凸显。演艺经济、夜间经济、票根经济等有效延长了消费链条。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供给不断满足大众消费多样化需求。 融合铸就更加“接地气”的自信。博物馆成为“新顶流”,到2024年全国博物馆将吸引14.9亿人次参观者; “考古热”、“非物质文化遗产”、“红色旅游热”全面开花; “国风”“国潮”引领时尚... 大好河山激发爱国热情,厚重历史增强民族自信心。 如今,延续千年的风俗,在“不自觉”的时代里前进,充满民族精神的文化,就是“不自觉”。“润物细无声”融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。“读万卷书、行万里路”的自信和进取,融入中国现代化的壮丽画卷。 此次合并展现了一个更加“物质”的中国。 2024年,我国文化贸易总额将达到1.4万亿元,其中四分之一以上具有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元素。入境游客1.32亿人次,旅游总支出942亿美元。 当“中国游”、“中国买”成为境外人士新时尚,当动漫、游戏、时尚游戏、行为艺术等文化产品加速“走出去”,带动旅游业……中国国家软实力进一步增强,中华文化更加开放包容,闪耀世界。 植根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,经过创造性的变革和改造创新发展,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熠熠生辉。 这个国家非常美丽,文化也非常美丽!走向“十五五”,文化将更加充满活力,旅游将更具魅力,人民生活将更加丰富多彩! 策划:陈芳 记者:徐庄 协调员:杨丽萍、石敬楠、聂言 新华社国内制作
首页
电话
短信
联系